科利瑞克專家為你講解氨法脫硫工藝(三)
延續上篇文章,這篇文章為代價講解氨法脫硫工藝中幾種濕式氨法脫硫工藝
幾種濕式氨法脫硫工藝:
(1) Walther氨法工藝
濕法氨水脫硫工藝早是由克盧伯(krupp kroppers)公司開發于七八十年代的氨法Walther工藝。除塵后的煙氣先經過熱交換器,從上方進入洗滌塔,與氨氣(25%)并流而下,氨水落入池中,用泵抽入吸收塔內循環噴淋煙氣。煙氣則經除霧器后進入一座高效洗滌塔,將殘存的鹽溶液洗滌出來,后經熱交換器加熱后的清潔煙氣排入煙囪。
(2)AMASOX氨法工藝
傳統的氨法工藝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凈化后的煙氣中存在氣溶膠問題沒得到解決。能捷斯-比曉夫公司對傳統氨法進行了改造和完善為AMASOX法。主要改進是將傳統的多塔改為結構緊湊的單塔、并在塔內安置濕式電除霧器解決氣溶膠問題。
(3)GE氨法工藝
90年代,美國的GE公司也開發了氨法工藝,并在威斯康辛州的kenosha電廠建一個500MW的工業性示范裝置。該工藝流程為:除塵后的煙氣從電廠鍋爐后引出,經換熱器后,進入冷卻裝置高壓噴淋水霧降溫、除塵(去除殘存的煙塵),冷卻到接近飽和和露點溫度的潔凈煙氣再進入到吸收洗滌塔內。吸收塔內布置有兩段吸收洗滌層,使洗滌液和煙氣得以充分的混和接觸,脫硫后的煙氣經塔內的濕式電除塵器除霧后,再進入換熱器升溫,達到排放標準后經煙囪排入大氣。脫硫后含有硫酸銨的洗滌液經結晶系統形成副產品硫酸銨。
(4)NKK氨法
NKK氨法是日本鋼管公司開發的工藝。該吸收塔具有一定的特點,分三段。從下往上,下段是預洗滌除塵和冷激降溫,在這一段,沒有吸收劑的加入。中段是吸收段,吸收劑從此段加入。上段作為二吸收段,但是不加吸收劑,只加工藝水。吸收處理后的煙氣經加熱器升溫后排向煙囪。亞硫銨氧化在單獨的氧化反應器中進行。需要的氧由壓縮空氣補充,氧化剩余氣體排向吸收塔。